当前位置:
Application scenarios
应用场景
CASE
分布式光纤传感声纹解调技术在铁路周界防入侵监测中的应用
来源: | 作者:纤峰拓谱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22 | 18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系统组成

分布式光纤声纹解调技术基于光时域反射(OTDR)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(Φ-OTDR)原理,通过光纤感知外界振动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。其铁路周界防入侵监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:

  •  探测光缆沿铁路轨道、围栏或隧道敷设,作为“传感神经”直接感应沿线振动、声波信号,具备抗电磁干扰、耐腐蚀、耐高低温(-40℃~70℃)等特性,可适应复杂野外环境。

  • 监测主机:核心解调设备(如DOVS光纤传感分析仪),通过激光脉冲发射与反射信号处理,实现振动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定位,支持单端接入,最大监测距离可达60公里。

  • 上位软件与联动系统:通过智能算法对信号进行分析,识别入侵类型并报警,同时支持与CCTV监控、声光报警器联动,可将报警信息实时推送至监控中心。


护栏布设光纤


核心功能

该技术在铁路周界防入侵监测中实现多维度安全防护,具体功能包括:

1. 周界安防监测

  • 实时识别非法入侵行为(如人员攀爬、挖掘、车辆闯入),横向定位精度达5~20米(偷盗识别5m内,挖地识别20m内)。

  • 对铁路沿线围栏破坏、安全保护区内施工等异常行为进行预警。

2. 异物侵限与灾害监测

  • 监测落石、滑坡、隔音屏倾斜等异物侵入轨道的风险,及时触发报警。

  • 通过分析振动频谱特征,识别岩溶路基空洞、铁轨裂纹等结构隐患。

3. 列车运行状态监控

  • 实现列车定位、行驶速度测算,结合振动信号特征分析轮轨配合状态(如车轮扁疤、断轨检测)。

关键性能参数

参数

典型值

说明

测量距离

1~60公里

单根光缆覆盖长距离铁路区间段

定位精度

±10米

支持入侵点精准定位,辅助快速处置

响应时间

<100ns

从振动发生到报警的延迟时间

探测率

>97%

有效识别真实入侵事件的概率

误报率

<3%

通过智能算法降低环境干扰(如风雨、动物)导致的误报

环境适应性

-40℃~70℃,湿度5%-95%

适应高温、严寒、高湿等恶劣工况


技术优势

相比传统红外对射、摄像头监控等手段,该技术具有以下核心优势:

1. 全时段、全天候监测

  • 光纤传感不受光照、雾霾、电磁干扰影响,可在暴雨、雷电、强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,弥补摄像头夜间或恶劣天气失效的短板。

2. 长距离、分布式感知

  • 单根光缆即可实现60公里连续监测,无需布设大量传感器,大幅降低沿线部署成本,尤其适用于偏远山区、隧道等复杂地形。

3. 高灵敏度与抗干扰性

  • 采用激光干涉原理,可捕捉微弱振动(如脚步声、挖掘声),并通过小波降噪、神经网络算法(如卷积神经网络+双向LSTM)区分干扰信号与真实入侵,误报率低于3%。

4. 多维度数据融合

  • 除防入侵外,还可同步监测铁轨健康状态(如裂纹、沉降)、列车运行参数,为铁路运维提供一体化数据支撑,提升综合管理效率。


铁路周界护栏网


应用案例

在国内铁路网应用,已实现对车辆段周界、隧道异物侵限、高铁岩溶路基的实时监测,通过与CCTV联动,形成“预警-定位-可视化确认”的闭环处置流程,有效保障铁路行车安全。

通过上述技术特性,分布式光纤声纹解调技术为铁路周界安防提供了“千里眼”与“顺风耳”,成为智慧铁路安全监测体系的核心技术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