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0日,武汉—— 第十三届中国光纤传感大会(OFSC-2025)在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。纤峰拓谱公司董事长谢尚然先生作为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应邀出席,并发表题为《空芯光纤光镊操纵与感测技术》的专题报告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2025年9月20日,武汉—— 第十三届中国光纤传感大会(OFSC-2025)在武汉光谷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。本次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、武汉理工大学联合主办,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,聚焦光纤传感技术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。纤峰拓谱公司董事长谢尚然先生作为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应邀出席,并发表题为《空芯光纤光镊操纵与感测技术》的专题报告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大会概况:汇聚顶尖力量,共绘技术蓝图
作为国内光纤传感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与产业盛会,本届大会以“深化技术创新,推动产业升级”为核心主题,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,以及长飞光纤、华为技术等领军企业的500余位专家学者、企业家参与。会议围绕微纳结构光纤传感器、分布式传感技术、工业物联网应用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,旨在总结当前技术成果,对接国家信息传感领域发展规划,加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。
大会名誉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家熊、清华大学廖延彪教授等担任,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巍院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。会议期间,近百场学术报告、技术展示及圆桌论坛同步举行,全面覆盖光纤传感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议题。
谢尚然董事长:深耕技术前沿,擘画应用新场景
谢尚然董事长作为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及企业界代表,深度参与了会议议程设计与学术研讨。在专题报告环节,他系统阐述了空芯光纤光镊技术的原理创新与突破,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“微纳尺度操纵”与“超高灵敏度传感”领域的最新成果。该技术通过将光镊与光纤传感结合,实现了对生物细胞、纳米颗粒的精准操控与实时监测,在医疗诊断、环境监测、精密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。
“光纤传感技术正从‘感知物理量’向‘智能决策’跨越,”谢尚然在报告中强调,“未来行业需聚焦微型化、低功耗、智能化三大方向,通过跨界融合破解‘卡脖子’难题。”他提出,企业应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协同,共建“基础研究-中试验证-产业转化”全链条创新体系,推动技术成果向电力、油气、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渗透。
此外,谢尚然董事长还主持了“光纤传感产业化路径探索”圆桌论坛,与武汉理工光科、长飞光纤等企业代表就“技术标准化”“成本控制”“市场拓展”等议题展开对话,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加强资源整合,共同培育国产替代核心竞争力。
大会意义:加速技术转化,赋能实体经济
本届大会的召开,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光纤传感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,更搭建了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关键桥梁。据大会执行主席李政颖教授介绍,目前我国光纤传感技术已在电力巡检、油气勘探、桥梁监测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,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,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%以上。
谢尚然董事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本次大会为企业提供了技术交流与资源对接的重要平台。我司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,加速空芯光纤光镊等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,为推动我国光纤传感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未来,随着5G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,光纤传感作为“智能时代的神经末梢”,有望在数字经济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。本次大会的成果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,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