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用场景
当前位置:
应用场景
Application scenarios
CASE
分布式光纤传感声纹解调技术在测井工程前期监测中的应用
来源: | 作者:纤峰拓谱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22 | 15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技术应用场景

分布式光纤声纹解调技术(以DAS为核心)在测井工程前期监测中通过捕捉井下振动信号,结合温度传感(DTS)实现多维度数据融合,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:

1. 地质结构与储层评估

  • 微地震监测:通过光纤捕捉压裂过程中的微小震动,反演裂缝发育形态、延伸方向及储层渗透率,优化压裂方案设计。

  • 流体动态监测:利用声波信号识别井筒内流体类型(油、气、水)及流速变化,结合DTS温度剖面定位流体入口位置,评估产层贡献度。

2. 井筒完整性与施工安全

  • 异常事件预警:监测套管泄漏声、杆管摩擦声等,实时识别井筒破损、水泥环失效等风险。

  • 工具下入安全:通过声纹信号判断井下工具遇阻、卡钻等异常工况,减少施工事故。

3. 设备工况诊断

  • 抽油机与泵效监测:捕捉抽油杆运动声、泵阀开闭声,诊断气锁、出砂、杆断等故障,评估泵效与生产效率。

  • 压裂工具状态监测:监测压裂滑套开启、封隔器坐封等关键操作的声纹特征,验证施工效果。

石油钻塔


核心技术优势

相比传统测井技术,分布式光纤声纹解调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:

优势

具体描述

全井筒连续监测

单根光纤实现数千米井段的空间连续覆盖(空间分辨率可达0.1m),避免传统点测的信息盲区。

高灵敏度与抗干扰性

采用完全相位型解调模式,避免强度型信号波动干扰,信噪比提升10-100倍;光纤材质耐温(-200℃~300℃)、耐腐蚀,适应高温高压与强电磁环境。

多参数协同分析

与DTS(分布式温度传感)结合,通过“声纹+温度”数据融合,实现流体识别、产液剖面量化及热力开采方案优化。

实时动态响应

数据更新速度可达每秒3次,可捕捉瞬时事件(如压裂裂缝扩展、泵阀异常),支持实时决策。

低成本与长寿命

光纤传感器可永久部署(如永置式监测),减少重复下井成本;复合缆设计实现“一缆多用”,降低设备复杂度。


关键设备与技术参数

解调设备

  • 核心功能:实现声波信号的相位解调与数据解析,需具备温漂抑制、高采样率及抗噪声能力。

  • 关键参数

    空间分辨率:0.1~10m(可调);

    频率响应范围:0.1Hz~5kHz(覆盖流体流动、机械振动等频段);

    双端测量能力:支持光纤断点定位与信号补偿,提升复杂井眼环境下的可靠性。

分布式光纤传感器

  • 弱光栅光纤:通过光栅间距(0.5~5m)与反射率(0.01%~0.1%)优化,提高声纹信号灵敏度,适用于微振动监测。

  • 复合缆结构:集成多模光纤(用于温度测量)、单模光纤(用于声纹传感)及同轴电缆(供电与数据传输),外层包裹承压钢管与铠装钢丝,耐压可达100MPa以上。

地面采集系统

  • 便携式DTS系统:支持±0.1℃测温精度与10km长距离监测,适配前期勘探的快速部署需求。

  • 数据处理平台:集成波形分析、频谱特征提取算法,可实时生成声纹图谱与事件告警。


技术发展趋势

国内企业已实现核心技术突破,在灵敏度与多参数融合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未来,随着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的结合,该技术有望进一步实现储层智能评价与施工风险的动态预测。